微博 | OA入口

品讀劉慈欣科幻里的童真

2020-03-04 11:02

在劉慈欣的科幻宇宙中,《圓圓的肥皂泡》無疑是“非典型”的。小說的主角是一個愛吹肥皂泡的女兒和一位堅守大西北的父親,兩人對于夢想的不同詮釋反映了兩代人之間、父女之間的“代溝”,而這一隔閡最終通過科學技術(shù)和解于崇高的理想。質(zhì)樸的文字流露著童真,是劉慈欣最成功的作品之一。

 本文選自范軼倫的文章《溫情的代溝與空靈的夢想——評劉慈欣<圓圓的肥皂泡>》


微信圖片_20200304105841.jpg


    《圓圓的肥皂泡》


在劉慈欣筆下恢弘磅礴的宇宙中,《圓圓的肥皂泡》無疑是一個異數(shù):沒有大國軍事爭霸,沒有世界末日,更沒有外星人侵略地球,只有一個愛吹肥皂泡的女兒和一位堅守大西北的父親。質(zhì)樸的文字挾著一縷童真,令人頗有如沐春風之感,讀來宛如一篇溫馨的小品。此作是劉慈欣在2003年底創(chuàng)作的,第二年刊登在《科幻世界》第4期,同年獲得第16屆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。2015年,由Carmen Yiling Yan翻譯成英文發(fā)表在美國電子科幻雜志《克拉克的世界》(CLARKESWORLD)第12期上,并獲得讀者選擇獎小說獎(并列)第二名。不過,此作盡管在國內(nèi)外反響都不錯,人們在談?wù)摯髣⒆髌窌r卻甚少提及,與《流浪地球》《鄉(xiāng)村教師》等膾炙人口的名篇相比,《圓圓的肥皂泡》仿佛是一個出離于人們視線之外的肥皂泡。

然而這個看似平淡的標題卻是一語雙關(guān),既捕捉了肥皂泡的形態(tài),也嵌入了主人公圓圓的名字。無論是在中文還是英文里,和“肥皂”有關(guān)的東西似乎都不那么正面,比如,情節(jié)拖沓、內(nèi)容瑣碎的連續(xù)劇被稱為“肥皂劇”(soap opera),而五光十色卻脆弱易破的“肥皂泡”則常被用來比喻美好但又不切實際的東西。在常人眼里只有小孩子才愛玩兒的肥皂泡,卻在《圓圓的肥皂泡》中成為大劉筆下解決西部干旱問題的終極方案。究竟是希望的幻滅,還是對夢想的踐行?故事一開始,父親和圓圓對于肥皂泡的相反態(tài)度便折射出兩代人對于夢想和希望截然不同的詮釋。在父親看來,肥皂泡是遠離現(xiàn)實的幻影,女兒對肥皂泡異乎尋常的迷戀似乎反映了某種不切實際的思想傾向,甚至可能令她以后的人生誤入歧途。而在圓圓眼里,肥皂泡卻是整個世界,用文中的話講“她的出生似乎就是要和這東西約會似的”。這種與生俱來的迷戀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喜好或興趣,成為她整個人生的目的。從小學到創(chuàng)業(yè),“吹更大的泡泡”——這個在父親看來不可思議的“遠大理想”,一直是圓圓為之奮斗的人生目標。


微信圖片_20200304105837.jpg

  

與此相反的是兩者對于絲路市的態(tài)度。絲路市不僅承載著父親的夢想,更是他們這一代人青春與汗水的見證。盡管完全可以回到江南安度晚年,作為市長的他卻一直堅守著這個空城等待它的復蘇。然而對于圓圓來說,雖然絲路市是自己出生長大的故鄉(xiāng),卻并沒有讓她產(chǎn)生一絲的眷戀。當聽說絲路市將要實施為期十年的拆遷計劃時,父親的內(nèi)心是沉重的,年幼的圓圓卻為離開這個“平淡乏味的城市”倍感興奮,翹首期待開始全新的美妙生活。高考結(jié)束,北上求學的圓圓可謂如愿以償?shù)仉x開了這座城市。畢業(yè)之后,她又以納米技術(shù)成功創(chuàng)業(yè),搖身變?yōu)槟贻p的億萬富翁。然而當父親希望她投資一個能拯救絲路市的水處理工程時,圓圓卻以過自己的生活為理由而斷然拒絕,原因是她正計劃用這筆資金“吹大大的泡泡”。 

 圓圓和父親對于夢想的不同詮釋,多少折射出兩代人間的世代隔閡(generation gap)。時代隔閡俗稱“代溝”,由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·米德(Margaret Mead)于20世紀60年代末在同名著作中首次提出。廣義的世代隔閡,指老一代與年輕一代在價值觀、信仰、政治態(tài)度等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,狹義上則通常指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心理差距或隔閡。時代的變遷、社會的發(fā)展是造成代溝的主要原因。雖然是科幻小說,除卻對納米肥皂泡的大膽想象,《圓圓的肥皂泡》的整體基調(diào)可謂相當寫實。圓圓父母的原型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支援大西北的理想青年。當時在國家的號召下,千千萬萬名熱血青年從四面八方來到大西北,用青春和汗水開墾這片貧瘠的土地。那是一個理想主義的時代,也是一個講求腳踏實地的時代:如果沒有決心、毅力和經(jīng)驗、使命感就只是一紙空談。時代的巨輪前進到圓圓這一代,個體主義大行其道,“成功需要的是逼人的思想靈氣,輕飄灑脫的思想和性格不一定就是缺點,凝重和沉重反而顯得傻乎乎的”。這個時代讓圓圓如魚得水,卻令父親這一代人頗為受挫?,F(xiàn)實與理想、使命與自由,兩代人之間的理念沖突成為推動故事情節(jié)發(fā)展的內(nèi)在動力,亦構(gòu)成整篇小說最大的張力。

     然而這條橫亙在父女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并非不可 跨越,父親對于肥皂泡的態(tài)度,正如圓圓對于絲路市一樣,不知不覺發(fā)生了微妙的轉(zhuǎn)變。圓圓把一億元吹出的“大大的泡泡”送給父親作生日禮物,無意間啟迪了后者利用肥皂泡進行空中調(diào)水的設(shè)想。當十年后“大西北的天空成了夢的天空”,圓圓和父親的夢想同時實現(xiàn)了,或者說,父親讓絲路市繼續(xù)存在下去的夢想,通過圓圓吹肥皂泡的夢想實現(xiàn)了。故事的最后,圓圓返回故里,點點滴滴的童年回憶涌上心頭,竟發(fā)現(xiàn)年邁的父親也吹起了肥皂泡。《圓圓的肥皂泡》也許是劉慈欣所有作品中唯一一篇以父女關(guān)系為主軸的作品。與充滿火藥味的父子關(guān)系相比,如《地球大炮》中的沈華北和兒子深淵,《全頻帶阻塞干擾》中的十號和兒子莊宇,圓圓和父親的沖突并沒有劍拔弩張的激烈。相同的是,無論兩代人之間有多深的摩擦和誤解,最終都會和解于某種崇高的理想:為國家乃至人類謀福祉。而不同的是,在父子關(guān)系中,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位擁有掌控權(quán)的嚴父,但是在《圓圓的肥皂泡》中,這個父親雖身為市長,卻拿古靈精怪的女兒一點辦法都沒有,無奈、落寞得有些可愛。這會不會是大劉自己的寫照呢?坊間流傳大劉開始科幻創(chuàng)作的緣起就是覺得沒有合適的故事講給女兒聽。女兒出生于2000年,也正是這一年,國務(wù)院成立西部地區(qū)開發(fā)領(lǐng)導小組,開始實施包括南水北調(diào)在內(nèi)的西部大開發(fā)計劃。這會不會是《圓圓的肥皂泡》最初的靈感來源?

     盡管字里行間透露著溫馨與童真,《圓圓的肥皂泡》卻并不是一個夢幻般的童話,大劉毫不留情地在圓圓的世界里設(shè)定了一個比沙漠化更殘酷的現(xiàn)實,那便是母親的早逝。和父親一樣,母親也是從上海來到大西北參與建設(shè)的知識分子,作為科學家的她比父親更敬業(yè),甚至有些不近人情:放棄一個月的產(chǎn)假回實驗室上班,女兒生日那天還在繼續(xù)飛播造林研究——不幸的是,她在這次任務(wù)中遇難。母親的意外去世,給全文明麗的色調(diào)染上了一抹灰色,然而她在女兒的成長中并不是缺位的——對夢想的執(zhí)著,是母親留給圓圓的精神遺產(chǎn),這一點,被圓圓完全繼承了下來,盡管后者并不是出于“責任感和使命感”?!懊烂钊松年P(guān)鍵在于你能迷上什么東西”,大劉在《球狀閃電》中的名言,正是他筆下這些女科學家的寫照,比如《思想者》中眷戀著星空的女天文學家“她”,《全頻帶阻塞干擾》中癡迷于武器的電子對抗排排長林云,還有本文中把一生奉獻給大西北的圓圓母親,等等。而圓圓呢?與星空、武器相比,她所迷戀的肥皂泡似乎有些幼稚。她也算不上真正的科研工作者,就讀納米專業(yè)并非出自獻身科研事業(yè)或為國捐軀的崇高理想,文中對她公司的評價甚至帶著些嘲諷:“納米技術(shù)的東風催生的一大批急劇膨脹的奇跡企業(yè)之一?!比绻f,圓圓和父親間的理念沖突是推動情節(jié)發(fā)展的動力,她與早逝母親的差異則進一步印證了兩代人對于夢想的不同定義。圓圓開著母親的那架老式雙翼飛機給父親送生日禮物“大大的泡泡”,不僅是整個故事的轉(zhuǎn)折點,亦是極富象征性的一幕:圓圓在那一刻“再現(xiàn)”了母親在世時的英姿,暗示著她將接替母親完成其未遂的心愿,而與父親間的隔閡亦將隨之消弭。

     圓圓和父母間的張力,讓我們感受到劉慈欣對于時代脈搏下個代際更替的微妙體察,而巋然不變的,則是科學技術(shù)對于時代發(fā)展的推進之力。納米技術(shù)一直是劉慈欣十分關(guān)注的領(lǐng)域,從《微紀元》中的納米人,到《圓圓的肥皂泡》中的“飛液”,再到《三體》中“古箏計劃”成功的關(guān)鍵材料“飛刃”,如果把當今的納米技術(shù)比作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,劉慈欣早已就用宏偉的想象力勾畫了它成年后的燦爛圖景。在此文中,用無數(shù)巨大的肥皂泡裹挾濕潤的空氣進入西部內(nèi)陸,從而調(diào)節(jié)氣候的設(shè)想是驚人的。技術(shù)上來講,如何制造圓圓所謂的超級液體“飛液”目前還只是夢想。和當今爭議巨大、耗資驚人的南水北調(diào)工程相比,這個“肥皂泡工程”的確美好得像個肥皂泡。對于科學技術(shù)的樂觀,是貫穿劉慈欣科幻創(chuàng)作的核心理念之一,無論是大國間的軍事制衡,還是劫后余生的艱難圖存,抑或抵抗外星文明入侵的終極武器,科學技術(shù)是人類掌控自我命運、不斷自我超越的工具和手段。在《圓圓的肥皂泡》中,科學技術(shù)不僅挽救了一座城市,更讓一對父女冰釋前嫌。當白發(fā)蒼蒼的父親吹出一串五光十色的肥皂泡,這樣的反差是不是讓讀者會心一笑了呢?

  

空靈而童真

微信圖片_20200304105831.jpg

    劉慈欣在《給女兒的一封信中》寫道:“你當然有權(quán)選擇自己的生活,但如果你是他們中的一員,我為你而驕傲?!?/span>這里的他們,是人類派遣去宇宙深處的拓荒者,在火星的荒漠、金星的硫酸雨、木衛(wèi)二冰凍的海洋上,都能見到他們篳路藍縷的身影,一如文中為絲路市奉獻了一生的父親。把視野從廣袤的宇宙拉回到大西北,不變的是父女間的溫情,也許這就是《圓圓的肥皂泡》的獨特之處吧!雖然頗為“非典型”,卻是大劉最成功的作品之一,空靈而童真,仿佛一個出離于人們視線之外的肥皂泡,閃耀著獨特的光芒。

      畢竟,太過腳踏實地的,怎么能稱得上“夢想”呢?


參考文獻:

[1] 米德.《文化與承諾:一項有關(guān)代溝問題的研究》.周曉虹、周怡翻譯.石家莊: 河北人民出版社, 1987.

[2] 劉慈欣.給女兒的一封信.《最糟的宇宙,最好的地球——劉慈欣科幻評論隨筆集》.成都:四川科學技術(shù)出版社,2016.


微信圖片_20200304105818.jpg


作者介紹 

范軼倫,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文學學士(一級榮譽)及哲學碩士,現(xiàn)于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修讀比較文學博士學位,為該?!翱苹眉凹夹g(shù)文化研究”學術(shù)方向第一位在讀的中國學生,目前正致力于尋求中國與拉美科幻之間的微妙連接。論文見諸于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、科幻研究學會(SFRA)學術(shù)年會等。曾以短篇小說《云端的愛情》獲第三屆高校聯(lián)合征文二等獎(一等獎空缺),并獲同年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新秀獎提名。目前為《科幻世界》雜志“科幻學徒筆記”專欄作者。)